尤尤互联,小尤云,长亭云,长亭互联,域名注册,域名查询,域名申请,注册域名,域名抢注,域名交易,域名购买,域名注册查询,申请域名,网站域名,网站域名申请,网站域名,域名注册商,域名空间,虚拟主机,企业邮箱,网站建设,自助建站,云主机,网络推广,长亭云-虚拟专用服务器空间提供商和国家cnnic认证四星级注册商,提供域名注册、域名申请、域名查询、中文顶级域名注册、国际顶级域名注册、云主机、企业邮箱
首页 SEO 建站 经验 技术 运维 系统 编程 商标 主机 域名 行业 互联 更多
官网首页 短信服务 商标知产 免费建站 域名交易 商标查询 SSL证书 企业服务 商标交易 云计算 企业邮箱 域名注册 智能logo 素材中心
登录
侧边栏壁纸
博主头像
未知

  • 累计撰写 1768 篇文章
  •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 首页
  • 栏目
    • 首页
    • SEO
    • 建站
    • 经验
    • 技术
    • 运维
    • 系统
    • 编程
    • 商标
    • 主机
    • 域名
    • 行业
    • 互联
    • 更多
行业
  • AOC和DAC线缆的选择与区别 2024-8-10
    AOC和DAC线缆的选择与区别 前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数据流量呈爆炸性增长,根据以太网联盟 (Ethernet Alliance)给出的数据分析表明,我们对数据传输技术的需求处于 400Gbps 阶段,未来可能会向 800Gbps 甚至 1.6Tbps 的方向发展。数据中心网络吞吐规模越大,需求的网络设备与收发器也随之增加。 AOC(Active Optical Cable,有源光缆)和DAC(Direct Attach Cable,直连铜缆)是两种常见的高速数据传输线缆,它们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系统和高性能计算环境中广泛应用。尽管它们都能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但它们在技术原理、性能特性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AOC与DAC的共同点 封装标准类型   AOC(有源光缆)与DAC(直连铜缆)在封装标准类型上确实存在共同点,它们都支持多种常见的封装类型,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以下是对这些封装类型的详细介绍: 01 SFP+封装: SFP+封装的AOC和DAC体积较小,适用于端口密度较高的设备,但传输速率相对较低。其优势在于成本较低,对于一般的中低速数据传输需求能够很好地满足。 02 QSFP+封装 QSFP+封装则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密度,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环境的需求。但成本相对较高,且对于设备的兼容性要求也更为严格。 03 QSFP28封装 QSFP28封装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类型,具有超高的传输速率和出色的性能表现。它适用于对带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如400Gbps以太网。但价格相对较贵,并且需要配套的高端设备支持。 04 OSFP封装 OSFP封装是一种可插拔封装形式,设计为8通道,支持高达800GGbps的总吞吐量,能够实现更高的带宽密度,可满足对高带宽有需求的应用场景,如数据中心、云计算、超大规模网络等。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并支持更远的传输距离。OSFP模块具有良好的热设计,能够处理更高的功耗。它配合集成散热片,可以大大提高散热性能。支持未来更高速率:OSFP模块尺寸相对较大,有潜力支持更高的功耗,从而有可能实现更高的速率,例如1.6T或更高。尺寸方面OSFP比QSFP-DD封装略大。在一些对设备空间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限制。功耗方面其功耗比QSFP-DD略高。兼容性方面:QSFP-DD可完美兼容QSFP28与QSFP+,而OSFP无法兼容。   AOC与DAC的不同点 OC(有源光缆)与DAC(直连铜缆)之间存在多个显著的不同点,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耗、传输距离、传输介质、传输信号、价格、体积重量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以下是对这些不同点的详细介绍: 01 组成: AOC(有源光缆) 技术原理:一种光纤通信线缆,内部包含有源电子器件,如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和驱动电路,集成了光电转换功能,能够直接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无需外部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AOC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光电转换模块:位于AOC两端,每个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微型光发射器和一个微型光接收器。光发射器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而光接收器则负责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这些模块通常采用先进的光电芯片技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光纤纤芯:连接两个光电转换模块的通道,传输光信号。根据不同的传输速率要求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单模OS2光纤或多模(OM2、OM3、OM4、OM5)光纤。 传输距离:AOC可以实现数百米的长距离传输。 高带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如40Gbps、100Gbps、400Gbps、800Gbps甚至更高的速率。 低延迟:由于光信号传输速度快,AOC的延迟相对较低。 应用场景:AOC特别适用于需要长距离传输、低延迟和高带宽的场景,如数据中心内部服务器之间的互联,以及服务器与存储系统之间的连接。在选择 AOC 线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传输需求和预算来综合考虑。OM2 适用于简单的小规模网络,OM3 能满足大多数中等规模的业务需求,而 OM4 则是高端应用的理想选择。正确的选择将为您的网络系统带来高效、稳定的性能表现。 DAC(直连铜缆): 技术原理:DAC是一种无源线缆,通道由铜导线组成,直接传输电信号,在设备之间提供物理连接和高速数据传输。由于没有内置电子器件,DAC的结构相对简单。 DAC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连接器模块:位于DAC两端,只具备电信号传输功能,通常是行业标准的连接器接口,如SFP、QSFP、QSFPDD和OSFP,并且可以采用单端口、组合或堆叠框架配置。 高性能差分的大容量电缆:以镀银导体和发泡绝缘芯线为材料,采用线对屏蔽及总屏蔽的方式,从而构成了高速线缆。 性能特性: 传输距离:DAC的传输距离较短,通常在几米到十几米之间。 高带宽:在短距离内,DAC可以支持与AOC相当的高带宽传输,如40Gbps、100Gbps、400Gbps。 低成本:由于结构简单,DAC的价格通常低于同等性能的AOC。 应用场景:DAC适用于短距离、高带宽的连接,如在同一机架或相邻机架内的服务器之间的互联,或在交换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的连接。 02 AOC与DAC的区别对比表 DAC:电缆为短距离连接提供高带宽和性能,使其成为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AOC:光缆利用光纤并提供更高的带宽,非常适合更长的距离,同时保持抗电磁干扰,确保在各种应用中具有可靠的性能。 AOC与DAC市场占比分析 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表示,预计未来五年高速线缆的销售额将增长一倍多,到2028年将达到28亿美元。对AOC的预测没有变化。预计2024-2028年AOC的销售额将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但DAC的销售额将分别以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因此,到2028年,AOC的市场份额将有所下降,DAC的市场份额将有所上涨。 结论 总的来说,如果数据中心需要长距离连接、低功耗、高抗干扰能力,AOC光纤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短距离连接、成本敏感、易于维护的场景,DAC铜缆可能更合适。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中心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同时使用AOC光纤和DAC铜缆。 而DAC没有光电转换模块,线缆两头是简单的电缆连接头,功耗几乎为0,对于人工智能集群来说,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最为关键,相较于有源光缆或其他复杂的连接方案, DAC 通常具有更低的成本。在满足高性能需求的同时,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硬件采购和维护费用。
    • 2024年-8月-10日
    • 996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云安全企业 2024-7-31
    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云安全企业 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云安全企业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每个组织都倾向于迁移到云,强大的云安全是首要任务。随着新的、更微妙的威胁出现,为了确保数据和业务应用的安全,企业必须与值得信赖的云安全企业合作。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云安全企业,这些企业将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和最佳技术来确保云环境安全。     1、Palo Alto NetworksPalo Alto Networks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以其全方位的云安全产品而闻名。Prisma Cloud平台提供广泛的云安全和合规功能,例如识别威胁、管理风险和保护工作负载。2、Crowd StrikeCrowd Strike是端点保护和威胁情报领域的领先企业。其云原生安全平台Falcon包括端点检测和响应(EDR)、威胁搜寻和恶意软件防护。3、ZscalerZscaler专注于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解决方案,提供安全的互联网和Web网关服务。其云安全平台可确保无论用户身在何处都能安全访问应用和数据,从而增强远程工作安全性。4、CiscoCisco通过其SecureX平台提供一套强大的云安全解决方案。Cisco的产品包括云原生安全、零信任和安全访问,可帮助组织有效保护其多云环境。5、MicrosofMicrosoft是云安全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提供一套云原生安全解决方案来保护组织的Azure环境和应用。其Azure安全中心提供高级威胁防护、安全态势管理和合规性监控功能,帮助组织自信地保护其云工作负载和数据资产。6、亚马逊网络服务(AWS)AWS是一家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提供一套强大的安全服务和功能,帮助组织保护其云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其AWS Security Hub提供集中式安全管理、威胁检测和合规性监控功能,使组织能够在云中保持强大的安全态势。7、Check PointCheck Point是一家知名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一系列云安全产品,保护组织免受网络威胁。其Cloud Guard平台提供高级威胁防御、网络安全和合规性自动化功能,帮助组织轻松保护其云环境和数据资产。8、FortinetFortinet是网络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品牌,提供一系列云安全解决方案,保护组织免受网络威胁。其Cloud SOC平台提供云访问安全代理(CASB)功能、数据丢失防护(DLP)控制以及威胁检测和响应功能,帮助组织有效保护其云应用和数据资产。9、Trend MicroTrend Micro是云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提供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保护组织免受网络威胁。其Cloud One平台提供统一的云安全管理、工作负载保护和威胁情报功能,使组织能够跨多个环境保护其云部署。10、McAfeeMcAfee通过其MVISION Cloud平台提供全面的云安全解决方案。MVISION Cloud为云服务提供高级数据丢失防护、威胁防护和合规性管理,确保跨SaaS、IaaS和PaaS环境的强大安全性。总结随着组织继续采用云计算来推动创新和敏捷性,云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通过与值得信赖的云安全企业合作,利用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组织可以有效地保护其数据和基础设施免受云中的网络威胁。
    • 2024年-7月-31日
    • 931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新格局:华为出货激增攀升至第二,苹果跌出前五 2024-7-31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新格局:华为出货激增攀升至第二,苹果跌出前五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最新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了7158万台,同比增长率达到了8.9%,显示出市场的持续增长态势。在众多厂商中,华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其出货量同比大增50.2%,市场份额也从一年前的13.1%迅速攀升至18.1%,仅以微弱差距落后于vivo的18.5%,显示出华为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一年前,华为的市场份额还排在OPPO、vivo和荣耀之后,但在今年第一季度,华为已经成功跃升至并列第一的位置。进入第二季度,华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按照目前的趋势,华为有望再次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头羊。   与此同时,OPPO和荣耀的出货量却出现了下滑,以15.7%的份额排在第三。分析认为,尽管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不断加强,但华为的供应链能力却持续得到改善。特别是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的高端市场,华为正在逐步缩小与苹果的差距。这一市场动态不仅反映了华为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上的成功,也预示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手机份额在这份报告上跌出了前五,进入“其他”序列。
    • 2024年-7月-31日
    • 1073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可持续数据中心冷却的新时代 2024-7-29
    可持续数据中心冷却的新时代 革新数据中心的可持续性在应对先进技术带来的热量的同时,一种突破性的冷却系统即将问世。人工智能已经席卷了科技界,随之而来的是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飙升。能源消耗的激增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密苏里大学的Chanwoo Park处于开发冷却系统的前沿,该系统将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解决高性能人工智能设备中组件过热的紧迫问题。数据中心是现代技术的支柱,以其巨大的能源需求而闻名。目前,这些设施消耗了美国相当一部分电力供应,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冷却设备。Park创新的两相冷却系统在这个能源饥渴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希望的灯塔。通过利用相变原理来有效散热,该系统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而且可以在冷却需求较低时被动运行。通过Park的开创性工作,可持续数据中心冷却的未来看起来很有希望,让人们得以一瞥人工智能计算中更节能的时代。可持续数据中心冷却的新视野:解决关键问题和挑战在可持续数据中心冷却领域,实现能源效率和环境责任的征程以持续的创新和研究努力为标志。虽然密苏里大学的 Chanwoo Park 开发的突破性冷却系统前景广阔,但在这个新时代,仍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关键问题:1.传统数据中心冷却方法对环境有何长期影响?传统的数据中心冷却方法通常依赖于高能耗,导致碳排放和环境压力。探索可持续的替代方案对于减轻这些影响至关重要。2. Park 的两相冷却系统在广泛实施方面有多大的可扩展性?虽然 Park 的系统在减少数据中心内的能源需求方面显示出潜力,但其可扩展性和对各种数据中心规模和配置的适应性需要仔细评估。3. 政府政策在促进可持续数据中心冷却技术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政府政策和法规可以激励数据中心采用可持续冷却解决方案。了解政策环境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至关重要。主要挑战:– 成本考虑:实施新的冷却技术可能涉及大量的前期成本,这对寻求平衡可持续性和财务可行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挑战。– 技术集成:将创新的冷却系统与现有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集成可能需要复杂的修改和升级,从而导致潜在的中断和运营风险。– 性能优化:确保可持续的冷却解决方案在不同的工作负载和环境条件下保持最佳性能水平仍然是数据中心管理人员面临的关键挑战。优点和缺点: 优点: – 降低能耗:可持续冷却系统有可能显著降低能耗水平,从而节省成本并带来环境效益。– 增强可靠性:高效的冷却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过热和设备故障的风险来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可靠性。– 环境效益:通过减少能源需求和碳足迹,可持续冷却技术有助于打造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数据中心生态系统。 缺点: – 实施成本:升级到可持续冷却系统可能需要大量投资,影响某些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财务可行性。– 技术复杂性:先进的冷却技术可能会给运营管理和维护带来复杂性,需要专业知识和资源。– 性能不确定性:新冷却系统在实际条件下的性能和效率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进行彻底的测试和监控以确保获得最佳效果。
    • 2024年-7月-29日
    • 1139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快递必须上门?网友担心物流更慢了 2024-3-5
    快递必须上门?网友担心物流更慢了 从3月1日开始,修改后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   该法规明文规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快递柜或驿站,快递企业或将面临罚款,最高将罚款3万元。 此外,未经用户同意代为确认收到快件的,以及抛扔快件、踩踏快件的同样会受处罚。   新规实施后,将有效减少暴力运输导致物品损坏,以及快递员不打电话随意代收等情况。据悉,目前各大快递企业都在内部学习新规。   这一变化可能给快递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周知,在快递行业中,除了京东、顺丰等少数快递公司外,大多数快递公司的服务并未实现送货上门。   曾有媒体报道,由于低派费与低快递费让快递企业的加盟商看不到希望,他们为了赚取微薄的利润,想尽办法压缩运营成本,而减少派件员被认为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人力减少就意味着快递员的派件任务增加,那么服务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送货上门就成为一种奢望。甚至部分快递员冒着被投诉的风险也要自掏腰包存件。   而此次推出的新规,能从源头上直接避免未经同意就存放第三方平台的情况,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保障了权益,但对于快递员来说就不算好事了。   有快递员说,以前快递放在菜鸟驿站,一天可以送200-300件,按照新规一天可能只能送80件,收入将大缩水,如果不按照新规执行,还将面临高额罚款,可能几个月白干了。目前还有的快递员已经转行去送外卖了。 网民也纷纷猜测,新规实施后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引发快递小哥离职潮、快递费涨价、物流更慢,甚至快递行业大洗牌。当然也可能因为出现送货慢的情况,快递企业广招人,扩大就业。   实际上,新规并非要求任何情况下快递员都必须送货上门,而是将选择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只要事先征得收件人的同意,快递员依旧可以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   对于这项新规,绝大多数网友表示支持。   毕竟这些年消费者遭受的快递派送乱象数不胜数,不少收件人都遇到过快递被提前签收的情况。   另外,还有很多网友称,某些快递员经常擅自将快递放到快递柜、代收点,事先完全不会打电话或发短信确认。   此外还有很多因为没有提前沟通,导致快递员把快递错误放到别的小区网点,让人非常崩溃。   因此,将快递投柜还是送上门的选择权还给消费者,做好事先沟通能减少很多麻烦。 对于快递员送货上门后收入缩水的问题,业内人士建议,给付上门派送费。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底,国家邮政局正式发布了《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征集意见稿。 “新国标”最大的变化是,首次明确了关于派件服务的相关问题,比如派件次数、上门派件费用等。“新国标”将允许快递公司提供收取上门派件费用的权限,特定情况下的“送货上门”可额外收取费用。 征求意见稿指出,当收件人选择上门投递快件选项却超过 2 次因个人原因无法正常收件时,快递公司可以提出收取额外费用。   简单来说,若消费者认为费用不合适,那就约定用什么方式配送,若消费者觉得取件麻烦,那就付费。   总而言之,快递最后一公里,一头是等到收件的消费者,一头是奔波在路上的快递员,两头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理由。“快递不上门”看似是消费者和快递员之间的争论,但问题本身还是在快递企业。快递企业只有进行薪酬、绩效考核的改革,增加快递从业人员的收入及其他社会保障,才能从根上改善末端配送不规范问题。
    • 2024年-3月-5日
    • 1238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多省出台数字政府相关政策 释放了哪些重点 2024-1-26
    多省出台数字政府相关政策 释放了哪些重点 多省出台数字政府相关政策 释放了哪些重点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政府建设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在这一背景下,加快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 2022年06月2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健全,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规则、数据资源、平台支撑等数字政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取得重要进展,数字政府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山西 近日,《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提出到2025年底,实现100%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省无差别受理和同标准办理,信息系统自主可控率达到80%,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保障防护体系。《规划》明确了由两个统一服务门户、六大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五个一”数字基础底座、三大制度规则保障体系等共同组成的“2653”全省一体化数字政府体系。 贵州 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的《贵州省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治理应用,加快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完善“大应用、大数据、大平台”智慧政法体系,拓展“天网工程”“雪亮工程”覆盖范围。推进智慧消防物联网数据平台建设。完善应急指挥“一张图”,提升应急监测、预警、指挥调度能力。还提出,到2025年,全省一体化数字政府基础底座更加坚实,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制度规则更加协调,重点领域数字化履职能力显著提升,在服务重大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到2035年,基本建成“一体协同、数智赋治、以人为贵”的现代化数字政府,总体建设水平持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梯队,有效驱动我省数字化转型发展。 浙江 2022年1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杭州市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政府履职核心业务数字化全覆盖,数字政府体系架构更加完善,“系统+跑道”推进机制更加成熟,“平台+大脑”数据底座支撑更加有力,“重大改革+重大应用”的创新实践更具推广性,创新一批具有杭州辨识度和全国、全省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在全省率先建成高水平的“掌上办事之城”“掌上办公之城”“掌上治理之城”。到2035年,在全省率先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为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效支撑。 山东 2023年1月底,山东省印发《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高效协同的施政履职数字化工作体系,实现机关办公“一网协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决策“一网支撑”。到2035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更加成熟完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面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发展,为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 广东 2023年6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高质量推进广东数字政府2.0建设。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穗好办”政务服务总门户、“穗智管”城市智治中枢、数字安全运营中心安全保障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基础支撑和公共支撑能力不断巩固,制度保障水平全面强化,数据资源核心要素作用不断彰显,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赋能实体经济作用凸显,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加快实现协同发展,数字政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成为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范例。远景目标是到2035年,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数字政府建设相关产业集群规模全国领先,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国际一流智慧城市基本建成,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为广州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河北 2023年4月,河北省印发《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5年,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协调推进机制不断健全,应用成效基本显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政务运行、政务公开等政府履职领域业务基本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到2035年,以数据要素驱动的现代化数字政府体系更加成熟完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数智化时代,相关部门不断推动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2024年-1月-26日
    • 1488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未来电网”的实际应用 2024-1-26
    “未来电网”的实际应用 “未来电网”的实际应用     "未来电网"(Smart Grid)是指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电力系统,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以下是未来电网实际应用的一些方面: 智能计量和远程监控:部署智能电表,实现对电力使用的远程监测和管理。这使得能源公司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用户用电模式,优化电力配送,并提供实时的能源使用信息给用户。 分布式能源资源管理:未来电网支持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和储能系统的集成。通过智能控制和监测,系统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这些分布式能源资源,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智能电网调度和优化: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电网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并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这有助于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并提高电力网络的稳定性。 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未来电网可以支持电动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并通过智能调度和定价策略来平衡充电需求和电力系统的负荷,以避免过载和提高充电效率。 智能家居和能源管理系统:结合智能家居技术,未来电网可以与家庭中的设备和系统相互连接,实现更智能的能源管理。这包括智能恒温器、智能照明系统等,通过与电力系统的互动,实现更高效的能源使用。 蓄电池和储能系统的集成:未来电网支持电力系统中蓄电池和其他储能设备的集成。这有助于平衡电力系统的负荷,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提供备用电力以应对突发事件。 智能故障检测和维护:利用传感器和监测技术,未来电网可以实时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通过智能分析提前预警。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停电时间。 参与性能源市场:未来电网为能源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更灵活、透明的机制,以便各方更好地参与能源交易、定价和管理。   三个案例 这些应用共同构成了未来电网的生态系统,旨在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智能和可持续的电力系统。这有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能源需求和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能。电力是唯一一种通过可再生能源和数字解决方案的结合,为脱碳提供最快载体的能源。智能双向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唯一途径,有助于世界到2030年将排放量减少一半,并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从而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未来电网”通过允许多个本地生产的分散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地组合在一起,同时提供弹性,从而实现这一点。以下三个案例研究说明了“未来电网”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和地点出现。广泛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基于数字和其他技术构建的电力系统是“未来电网”的基础。 智能工厂——智能能源运营促进商业成功 CB Insights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80%的行业制造商认为智能工厂对其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然而,尽管由于其复杂性和规模,各行业在智能工厂方面面临着特定的挑战,但该过程可能比看起来更简单。借助智能自动化技术和能源技术,例如现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绿色氢气生产,工厂运营商拥有工具,可以轻松实现能源使用和其他工厂运营的现代化、自动化和优化。例如,Wilo是一家全球泵和泵系统制造商,希望通过实现能源独立和集中管理所涉及的不同流程和能源流来实现脱碳。该解决方案包括一个3MW屋顶太阳能装置,为300kW电解槽提供动力,以生产绿色氢气,并用一个500公斤的储罐进行储存。集成150kW电池储能系统,通过75kW燃料电池实现调峰和应急供电。还安装了交换器,以便能够利用废热进行冷却应用。通过将所有流程集成在一个数字平台中、启动绿色氢气生产的自动化以及利用可用能源进行调峰,该解决方案完全满足了Wilo的需求。 绿色氢——人工智能如何加速能源转型 尽管绿色氢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所有潜在用途都存在争议,但人们一致认为,在重型运输等难以实现电气化的脱碳行业,以及几十年来一直将氢用作原料的行业,其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一个主要挑战是扩大生产规模,在决定电解槽和存储等基础设施的地点时,要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生产绿色氢的需求。ETIP SNET倡议的一项新分析认为,电解槽不应仅仅被视为电网的新负荷,而应被视为系统架构的一部分,以便氢生态系统的发展与相关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相匹配。分析表明,大多数电解槽可能是并网的。虽然较小的兆瓦级电解槽在可再生能源不可用的情况下应该能够依赖电网供电,但较大的吉瓦级电解槽将产生重大影响,需要传输系统运营商定位和微电网等解决方案来运行。电解槽和更广泛的氢生态系统也有望在为电网提供需求灵活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几秒到几分钟的短期,还是长达数月的长期,都可以储存多余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因此,它们提供了支持电网弹性的潜力,并通过避免需要其他更昂贵的电网管理选项来控制消费者的电价。 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机遇 数据中心是IT基础设施中不断增长的关键组成部分,支持云和软件即服务。由于其需要运行的服务器数量以及相关的冷却要求,是能源密集型的。通常,其还面临着提供24/7可用性的额外挑战,因此需要备用电源。评估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时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是,作为范围3评估的排放水平,即整个价值链的间接排放,因为这些排放水平对于报告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购买电力的碳强度,范围3排放可能是总碳足迹的最大贡献者。减少范围3排放的主要行动是使用更多的可再生和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或水力。使用清洁能源也是实现更可持续的备用电力的关键一步。传统上柴油发电作为备用,第一步是引入生物柴油或绿色可再生柴油的混合物。另一项关键技术是电池储能,具有双重功能,即参与日常需求响应机会,缓解电网拥堵,并在停电时作为备用。例如,如果电网面临非常高的电力需求,例如在热浪期间,数据中心可以使用其微电网系统来减少电网负载,从而提高整体电网灵活性。当该电池系统使用可再生能源充电时,其在运行过程中碳排放量为零。当可再生能源供应有盈余时,这种盈余可以用来给电池存储充电,而不是减少生产。能源效率是数据中心的另一个机遇领域。例如,废热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帮助附近建筑物供暖或为工业供热用户供电,从而减少其他来源的能源使用。为了实现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所有能源流都应通过中央自动化平台进行管理。这些只是最新数字创新和其他技术如何构建未来电网、加速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跨行业大规模电气化的众多例子中的三个。
    • 2024年-1月-26日
    • 1526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建筑物效率升级可能会将全球能源需求减少12%|报告 2024-1-26
    建筑物效率升级可能会将全球能源需求减少12%|报告 建筑物能源效率是我们近些年来一直关注的重点领域。如果到2030年采取措施,全球能源密集度降低31%,每年可节省多达2万亿美元的能源。为此,在支持经济产出的同时,找到一种方法来减缓甚至扭转能源需求增长的速度是至关重要的。该报告发现,减少能源消费不仅是负担得起的,而且是有利可图的。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各经济体必须找到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并最终逆转能源产出的方法。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20亿,而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翻一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充足的低成本能源,以实现增长和实现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世界正在瞄准供应脱碳。同时根据需求和供应采取行动是实现这些变化的最佳途径。   但是,虽然有向清洁能源过渡的动力,但仍存在障碍。在过渡期间维持安全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可能很棘手,而且前期投资可能令人望而却步。重新分配以前浪费的能源或不必要使用的能源是一种解决方案。对地方政府来说,研究人员估计,全球建筑能源强度可以降低38%。报告称,该行业约占全球能源需求的30%,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这些能源用于建筑、供暖和制冷(约50%),照明(约20%),以及操作安装在其中的电器和设备(约20%),已经确定的干预措施可以将建筑能源强度降低约38%,将全球总能源需求降低12%。这些干预措施包括加热电气化、高效的暖通空调设备、整幢大楼的翻新、管理系统的数字化、LED照明和旧设备的升级。专注于升级现有建筑是有效的,因为报告继续说,到2050年,75%目前正在使用的建筑仍将屹立不倒。尽管为此类升级提供资金对许多组织来说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但报告指出,零利率能效项目、支持“能源即服务”模式可能会有所帮助。帮助建立一支技术熟练的劳动力队伍也势在必行。该报告指出:设计低强度建筑是能源转型的一个关键部分,因为预计到2050年,城市将增长约50%。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方面包括使用低强度材料、高水平的绝缘以允许被动加热、设计使建筑物最大限度地吸收自然光以及电气化加热和冷却。
    • 2024年-1月-26日
    • 2604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2024年对数据中心及其基础设施有何影响? 2024-1-26
    2024年对数据中心及其基础设施有何影响?    2024年对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其前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2023年数据中心市场面临电力短缺,亚太地区增长显著。  数据中心的亚太增长、人工智能激增和绿色能源转变。   今年的观察和预测表明,全球电力短缺正在阻碍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增长。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是北美、欧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等关键地区的数据中心运营商的首要关注问题。拥有充足电力资源的二级市场对数据中心运营商越来越有吸引力。在亚太地区,数据中心库存正在迅速增加,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东京、悉尼和新加坡现在都拥有超过5千兆瓦的运行发电能力,其中悉尼的发电能力比去年增加了30%。然而,在一些亚太市场,电力供应有限是一个重大障碍,尽管该地区具有潜力,而且人们对发展大城市以外的市场越来越感兴趣。2024年: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之年随着该行业接近2024年,它面临着对人工智能功能的强烈需求,同时还要努力满足降低能耗、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Vertiv两年前预测的人工智能的广泛采用带来了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这在Vertiv对2024年数据中心趋势的预测中显而易见。Vertiv 首席执行官 Giordano (Gio) Albertazzi 强调人工智能对数据中心密度和电力需求的重大影响。 他指出了支持人工智能需求同时减少能源使用和排放的关键挑战,呼吁数据中心、芯片和服务器制造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之间进行合作。Vertiv 专家预计 2024 年数据中心领域将出现主导趋势,其中人工智能在制定新构建和改造策略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对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需求正在推动组织大幅改变其运营方式。 许多现有设施无法支持人工智能所需的高密度计算,通常缺乏液体冷却基础设施。为此,组织正在选择新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地使用预制模块化解决方案来加快部署,或进行大规模改造以从根本上改造其电力和冷却基础设施。 这些变化为实施更环保的技术和实践提供了机会,例如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液体冷却和整个数据中心的风冷热管理。能源存储和效率方面的创新对替代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追求正在蓄势待发。 电池储能系统 (BESS) 等创新展示了智能电网集成和减少发电机使用的潜力。 通过调整负载管理,BESS 可支持更长的运行需求,并可与太阳能或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无缝集成。 预计 2024 年 BESS 安装量的增长反映了向“自带动力”模式的转变,旨在满足人工智能驱动需求的容量、可靠性和成本效益要求。对于管理数据中心的企业来说,灵活性正在成为关注的焦点。 云和托管提供商正在积极扩张以满足需求,但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的企业正在多样化其投资和部署策略,特别是考虑到人工智能集成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专有人工智能和边缘应用程序部署的本地容量的新兴趋势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许多组织可能会增加投资,倾向于预制模块化解决方案,并优先考虑服务和维护,以延长现有设备的使用寿命。这些措施优化了在超负荷计算环境中的操作,提高了能源效率,并通过延长当前服务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Scope 3的碳排放。Vertiv 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发展中的作用Vertiv 等众多公司正在通过在亚洲推出适用于边缘和中型应用的可扩展 UPS 系统来解决能源效率问题。 该公司在其 UPS 产品组合中引入了 Vertiv Liebert APM2,这是一种节能且可扩展的电源解决方案。 Liebert APM2 与锂离子和 VRLA 电池兼容,采用紧凑设计,功率范围为 30kW 至 600kW。 与效率较低的替代方案相比,它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并且可以并联最多四个单元以提供额外的容量或冗余。Liebert APM2 因在更小的占地面积内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而脱颖而出,这对于空间有限的边缘计算应用至关重要。 Liebert APM2 比其前身 Vertiv Liebert APM 所需的空间减少了 45%,提供多种安装选项,如行内、室内、靠墙或背靠背安装。2024 年数据中心格局的安全性和云扩展预计到 2024 年,云支出将增长 20.4%,云竞争正在加剧,安全问题也加剧。 向云服务的持续转变增加了对提供商快速扩大容量的需求,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方面,导致他们依赖全球托管合作伙伴。当云客户将更多数据移至异地时,安全性仍然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Gartner 报告称,80% 的 CIO 计划在 2024 年增加网络/信息安全支出,强调了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数据安全法规所带来的复杂安全挑战的重要性。Vertiv 亚洲副总裁兼总经理 Paul Churchill 观察到亚洲的人工智能投资和战略调整显着增加。 他引用了 IDC 的预测,即到 2026 年,大量投资将流入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 Vertiv 致力于帮助客户应对集成 AI 的挑战,提供从模块化系统到预测性维护服务的各种解决方案。Churchill 强调人工智能在推动更高效和可持续的 IT 系统方面所增加的价值,这一趋势正在日益塑造数据中心行业的未来。 作者:Muhammad Zulhusni
    • 2024年-1月-26日
    • 1072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2024年值得关注的三大安全趋势 2024-1-26
    2024年值得关注的三大安全趋势 到2024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组织实施云优先方法,全球云支出预计将增长20%以上。随着资产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混合和多云环境,安全策略将成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威胁参与者则寻找机会利用互连云部署中的漏洞。为了加强网络安全态势,组织必须关注三个趋势:云安全的优先级、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和托管检测和响应(MDR)的统一以及对可见性和威胁情报的需求。     在云优先的世界中优先考虑云安全网络 犯罪分子不断开发新技术来利用云基础设施中的漏洞,并且在云环境中实施恶意软件攻击方面变得越来越复杂。组织需要继续检查攻击者目标并识别攻击者可能利用的漏洞。组织越来越多地使用SASE来保护其云基础设施,并将网络和安全性融合到统一的云原生平台中。借助SASE,企业可以通过集中的可见性和控制来连接和管理跨复杂混合生态系统的访问。云提供的安全性将是保护多云环境的关键。随着云的增加,这种集成方法能够从任何地方保护分布式用户、设备和网络。它还将使组织能够减少潜在的攻击面,并使安全经理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指导公司的安全策略,而不是管理日常运营。组织应将安全态势从分散的安全解决方案发展为经过SASE认证的集中可见性和控制解决方案,以阻止这些网络犯罪分子。 SASE和MDR统一 组织将寻求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将SASE原则与MDR功能无缝集成,这是一种支持安全运营外包的安全即服务产品。当网络流量通过SASE时,它为安全堆栈以及流量的可见性和可观察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SASE成为网络安全的关键部分。随着组织希望扩展威胁检测功能并持续监控网络,MDR也是安全堆栈的关键部分。MDR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很明显,SASE使MDR更加有效和响应迅速。SASE和MDR的融合旨在提供统一、高效的安全服务,解决威胁检测、响应和安全网络访问的各个方面。通过结合这些技术,企业可以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威胁时实现更具凝聚力和简化的安全态势。 企业对可见性和威胁情报的需求 企业对增强可见性和威胁情报的需求日益增长。组织认识到可观察性在网络安全中的至关重要性,寻求先进的工具和解决方案来更深入地了解其数字环境。这种趋势不仅限于内部运营;企业还强调全行业威胁情报的共享。随着企业努力集体加强网络安全态势,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通过论坛、咨询委员会和行业委员会进行的合作变得至关重要。这种主动的方法反映了在保持领先于复杂的网络对手的必要性的推动下,向更加互联和协作的网络安全格局的更广泛转变。这些趋势凸显了组织从分散的安全解决方案发展到统一的战略方法的明显必要性。这些转变的相互关联性强调了协作、创新和集体承诺以领先于网络威胁的必要性。当我们应对2024年网络安全的复杂性时,这些趋势的整合不仅会强化防御,还会为更具弹性和协作性的数字未来铺平道路。
    • 2024年-1月-26日
    • 1111 阅读
    • 0 评论
    行业
  • 1
  • 2
  • 3
  • 4
博主栏壁纸
博主头像 未知

1768 文章数
0 评论量
  • 如何在单台虚拟主机与故障切换集群之间取舍?
  • 星外虚拟主机管理系统关于权限的综合说明
  • 虚拟主机:租用虚拟主机的方案有哪些?
人生倒计时
热门文章
  1. 1 Win10合盖后再打开是黑屏Win10合上盖子再打开黑屏的解决方案
    Win10合盖后再打开是黑屏Win10合上盖子再打开黑屏的解决方案
  2. 2 一个满意的网站seo营销方案应该从这三个步骤来制定
    一个满意的网站seo营销方案应该从这三个步骤来制定
  3. 3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如何支持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建筑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如何支持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建筑
标签云
域名购买 网络安全 vps MySQL 域名出售 购买域名 购买 域名 查询域名 ssl证书 商标异议 购买商标 建站 帝国CMS zhucesh 商标查询 申请商标 商标交易 商标续展 35类商标 商标申请 版权登记 商标代理 zblog 香港服务器 香港云主机 商标 香港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 人工智能 商标注册 商标转让 商标版权 商标侵权 商标复审 商标驳回 云计算 注册商标 thinkphp win7系统 数据库 系统 云主机 虚拟主机 香港vps HTTPS证书 服务器
最新评论
舔狗日记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本站由emlog驱动 | | powered by尤尤互联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17005567号-6